兰台说史•性侵女学生背后的“师德沦丧”史

2017-01-23 11:32 凤凰历史
  • T大

禽兽不如的老师性侵自己的学生

王先生怎么也没想到,17岁的女儿竟被他一年16万元高薪聘请的家教老师猥亵性侵长达一年之久,这样的性侵行为,甚至发生在自己家中。而这位“禽兽老师”还是女儿在学校的任教老师,也是北京一所著名中学的“名师”,生活中,他更是一位6岁女孩的爸爸。

作为中国人,我们都知道教师是个备受尊敬的职业。很多人为此甚至对教师这个群体提出了质疑,认为教师是“神圣的”,干出这种事情完全超越了人们的想象。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一个倍受尊敬的职业受到了这样的质疑?

这个其实和古今变迁有关。

教师性侵学生迅速成为热门社会话题

古代教师不只是一种职业

众所周知古代的教师相对于今天而言,更加受到人们的尊重。在我国自古就有尊师的传统,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教师具有极高的社会地位。承担教育职能的“士”与“大夫”并列,“师”与“天、地、君、亲”共享着世人的尊崇。古代对教师表现出了极大的尊重,大到帝王将相,小到士人平民,都给予教师相当的礼遇。

在传说中的尧舜禹时代,便出现了对教师尊重的表现。

《礼记注疏·王制》记载:“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庠”既是当时实施教育活动的机构,也是赡养老人的地方。老者在原始社会时期是主要的生产和生活经验传授者,承担着教师的角色,因此,从这种尊重中便可看出中国自古就有尊师的传统渊源。

此后,历朝历代都延续着尊敬老师的一些做法,从帝王到平民,每个人都表现出对老师的礼遇。春秋战国时期帝王对老师的敬重是十分高的,在当时老师面见皇帝可以不用施行一般臣子所用的礼数,士人对自己的老师也毕恭毕敬,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将老师奉在很高的位置。这种对老师的礼遇一直延续到以后的历朝历代,只是表现的形式和程度有所不同。

儒家把教师地位抬得很高,称为“礼之三本”,教师的社会地位随着儒学的运势而一荣俱荣。儒家思想塑造的理想人格:“君子”是治国、平天下,要淡泊名利,克己奉公,悲天悯人。这种思想的现实代表“士”即“师”就承载这种形象,自觉加强思想修养,把自己塑造成社会道德的楷模、理想的化身。

教师不再是一种纯粹的职业、谋生的工具,而是一种意识形态的体现,道德理论的化身,理想人格的代名词;是一种政治工具,控制社会的手段,统治者自然给教师以极高的政治地位。在这种大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引导下,社会给予教师较高的尊重。

孔子是古代教师地位的奠定人

不过在中国古代,教师总体在经济地位上不是很高。这与社会形态是分不开的,因为我国古代主要是以农业为主的小农经济社会,从统治者到平民百姓都不重视经济。然而,在整个教师群体中,具体到某一类教师待遇也会有差别。从官师和私学老师两个方面来看,官师作为朝廷的老师,其角色首先是“官”,因此每年都会享受朝廷给予的俸禄,拥有较为稳定的收入,他们的经济待遇是很好的。例如:汉代的太学博士享有较高的经济、政治待遇。开始时博士俸禄为四百石,宣帝时增加到六百石,俸月为五十斛,基本上属于“高官厚禄”职位。太学还建有“博士舍”供博士们居住,朝廷还为他们制作衣冠。

但是无论什么时候“官员”永远是少数,大部分士子永远是名落孙山的。因为“肩不能提,手不能扛”的缘故,对于这些落榜士子而言最佳的谋生手段无疑就是“教书匠”了--与今天推崇的匠人精神不同,在古代,单是一个“匠”字,已经把教师从知识分子的行列中除名,沦为士人不耻的“百工”之流。例如赫赫有名的“范进中举”的主人公范进就是其中典型,他过得穷困潦倒但是依旧梦想着通过科举成为“人上人”,在中举获得“官”的地位前,连当杀猪匠的岳父都觉得他是个“狗讨嫌”。清代郑板桥就为此作过一首诗“教馆本来是下流,傍人门户渡春秋。半饥半饱清闲客,无锁无枷自在囚。课少父兄嫌懒惰,功多子弟结冤仇。而今幸得青云步,遮却当年一半羞。”

范进中举前就是“教书匠”

不过,就算是有这些不如意,教师们的收入依旧是不差的。

一般古人将教书的人分为很多类,“官师”代表着他们对“官”的一种畏惧和向往;“经师”代表着智慧、道德和教化的权威,自有另一番力量;“蒙师”把握着他们通向“官”和“智慧”的最初的钥匙;“德师”由于其年龄和威望,都会受到社会的重视。值得一提的是“技师”掌握着一种技术,在强调实用的“经世致用”的民族心理下,能带来现实利益和功用,其社会地位也不低。

其中“官师”便是上文所述的那种,属于“官员”地位自然最高。“德师”不是专门的老师,他们大多是自觉地履行一些道德义务,他们一般都是高龄人,不靠此生活。“经师”一般也不错,他们的收入有几个方面。一方面,能成为经师的人一般都有家学功底,家境也很好,才有能力进行研究,而且官方由于政治需要会时常捐助。宋、元、明的书院很多都有政府的供应。前来求学我国古代教师的地位及其对现代教师的影响(深层次的学问)的人一般家境也不是很差,提供的“束修”很可观。

相对而言,蒙师的经济地位最差。古代的蒙师没有固定的收入,他们的教学方式一般分为两种。一般的豪门大户,家里有钱有势,一般会请老师到自己家里教自己孩子和家族的子侄,这些老师被称为“西席”。这些老师在“东家”长期居住,吃喝均由东家支付,等孩子长大了,蒙学课程学完了,东家辞退时有一定的报酬。如果教的不好,在辞退时也会有一定的报酬,这些报酬都不会很多。蒙师在“东家”一般的待遇很好,会受到礼遇。学生对待他要像对待自己的父亲那样,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但在别人家,看人眼色行事,毕竟不自由,有种寄人篱下的感觉。一般情况下,只要老师还能自立,是不会轻易上门到别人家当“西席”的。

另一种情况是一些家里穷,请不起“西席”的,会几家一起请一个老师,在宗族祠堂里教他们的孩子,叫“社学”,或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老师家里办的“私塾”。社学和私塾的学费--“束修”是不高的,本来这些家里穷,往往学费是些米面、木柴或蔬菜等。这些人的生活一般仅能糊口,所谓的“教书匠”,多是指这类人。

与之相对,被视为工匠的各种专业技师们,在收学徒时学徒不仅要交学费,而且要免费给师傅工作一定年限,就在十几年前的农村,学徒一般要三年,在这期间要给师傅从劈柴、挑水等家务到技术性活都得干。这样技师如有三、五个徒弟,经济情况也不会很差。

这也正是当杀猪匠的范进岳父敢于瞧不上“教书匠”女婿的根本原因--经济地位决定家庭地位,以及推而广之的社会地位。

教师在古代具有符号化的意义

现代化转变将教师这个职业变成了真正的职业

无疑在古代,教师之中除了作为百工的“技师”之外,其余都享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同时具备一定经济能力。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传统儒家社会“学而优则仕”的思维根深蒂固。在古代识字率低下,能写自己名字的都不是很多,其中当得上教师的,更是极少数的一群人。这就让教师这个群体在心理上无比优越,可能会有读者非常反感“优越感”三个字,认为这是loser才会有的东西。但是很残酷的是现实是,根据个体心理学家鼻祖阿勒德的说法人类的一切行动力都来自于自卑。而如果某个人能做到比大部分人都优秀的话,其自我实现的目标也就要更高。所以古代教师、士人基本和帝王将相连接在一起的。

而到了近现代,随着西式教育方法的引进,教育质量和教育素质大幅度提升。但是教师们身上特定的光环被取消了,因为随着文化人越来越多,其自身价值定位也发生了变化。而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士人们以往的自我实现的通道也被断绝。此后随着民国的各种反传统运动的展开,教师彻底失去了以往神圣的光环。虽然由于文化惯性的原因依旧在社会上得到尊重,但是注定不再是以往那种模式出现了,老师是一种职业而不是一种被“神圣化”的“符号”。

其实,本文的标题应该是教师地位的沦丧史,而非教师师德的沦丧史。我们应当批判这个侵犯自己学生的人渣,但是我们不应当以古代那种“符号”式的要求去苛责教师这个群体,在这个新时代对教师来说是一种不公。

责任编辑人:马钟鸰 PN018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释放进入手凤首页

手机凤凰网 i.if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