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罗荣桓率部突围 为何选择日军大本营方向?

2017-10-23 09:09 中国新闻网
  • T大

核心提示:而罗荣桓的意见恰恰是向南,向南到临沂,到敌人的大本营去。他认为,那里是敌人的后方,敌人主力出动,其后方必然空虚,也是敌人最容易忽视的方向。最后,这支3000多人的部队,利用晚上悄无声息地没费一枪一弹,没有牺牲一个人就穿过了封锁线,跳出了包围圈。

罗荣桓资料图

本文摘自:中国新闻网,作者:张棻,原题:罗东进忆父亲罗荣桓:“留田突围”创造奇迹,节选

“留田突围”创造奇迹

在长期的军事生涯中,罗荣桓以他的用兵如神创造了很多奇迹,其中“留田突围”就是其中之一。

1941年11月初,日军聚集了5万多日本兵和伪军,开始对沂蒙山区进行大“扫荡”,并盯住了留田村(位于现沂南县张庄镇)。当时115师的师部及“战工委”(相当于省政府)都在留田村周围,而当地的作战部队只有一个警卫营,总人数共有3000多人。敌人在飞机、坦克、大炮的配合下,由临沂、费县、沂水、莒县等地,兵分11路气势汹汹地向留田扑了过来。很快敌人就把留田团团围住了,而且还在逐渐缩小包围圈,情况万分紧急。

当时115师的陈光、山东分局的朱瑞等同志都在,大家就讨论向哪个方向突围,共提出了四条意见:一是东过沂河、沭河,进入解放区的滨海地区,但是这个方向或许正是敌人埋伏的一个口袋。再一个是向北,因为当时山东纵队也突围出去了,在北边蒙山一带,但是这个方向是国民党部队的防区。皖南事变后,国共关系比较紧张,突围到那里也容易受到日军和国民党军的夹击。再一个就是向西进入蒙山,但这个方向有铁路线和封锁线,敌人力量很强。第四条就是分散突围。当时大家提了这四条意见,唯独没提向南,因为南面是临沂,是敌人的后方,而且据说当时驻中国的派遣军队司令畑俊六就在临沂。

而罗荣桓的意见恰恰是向南,向南到临沂,到敌人的大本营去。他认为,那里是敌人的后方,敌人主力出动,其后方必然空虚,也是敌人最容易忽视的方向。最后,这支3000多人的部队,利用晚上悄无声息地没费一枪一弹,没有牺牲一个人就穿过了封锁线,跳出了包围圈。

当时随部队一起走的有一个德国进步记者,也是德国共产党员,叫汉斯·希伯。他出去以后,对罗荣桓精湛的军事指挥艺术赞叹不已,就把这件事写了下来,题目就叫《无声的战斗》。

责任编辑人:王诗云 PN132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释放进入手凤首页

手机凤凰网 i.if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