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台说史•新的星战剧情寓意美国已走出冷战阴云?

2018-01-08 20:48 凤凰历史
  • T大

最新一部的《星战》上映了,笔者作为星战系列的粉丝自然是前去捧场了。看完这部电影之后,笔者作为一个老粉丝表示很失望,但是考虑到八部《星球大战》的年代间隔已有四十年了,必须要对应新的时代才行,这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笔者也只能无奈地表示谅解。

须知,任何伟大的作品都离不开它所处的背景时代带给它的“历史基因”,或者说任务伟大的作品都有着深深的时代烙印。作为一名不合格的粉丝,笔者还是要阐述下经典的《星战》究竟是诞生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这个时代又是怎样与《星战》互为表里、相互映射的。

当初的少年已经垂垂老矣,不变的是那颗守护的心

绝地与西斯的背景

虽然是以星际战争作为大背景的,但凡是《星战》的粉丝或者对《星战》有着基本了解的读者都知道绝地和西斯之间永恒的争斗才是这个系列真正的主题。作为黑泽明的粉丝,卢卡斯将日本的剑道段位和剑术招式大量移植给了绝地和西斯。但是双方争斗的理念却是欧美社会长期争论的焦点,这种矛盾随着冷战的到来而进一步白热化。

从剑术到学徒与师傅的等级划分,处处都有日本剑道的痕迹,毕竟上世纪60-70年代正赶上了日本经济繁荣大量对外输出日本文化的时期

在《星战》的设定中,今天我们在影视中看到的西斯其实是来源自绝地武士,是一批堕落的学徒和一个叫做西斯人的种族融合而成(sith)和后来的达斯.维达以及凯洛.伦一样。喜欢欧美小说或者游戏的人对这类设定都非常熟悉了,从托尔金笔下堕落的迈雅到山口山中的一众反派都是这个套路。而这个设定最早的来源就是圣经了,路西法曾经是最强大的天使,因为内心的骄傲而反叛,战败的它带着三分之一的天使堕落成为了地狱之主。

笔者甚至怀疑萨格拉斯的人设是不是就是照抄这位的

而作为冷战时期的产物,其主流思想必然是带着对抗性的。这点从绝地和西斯的光剑上就能看出来,前者用的是天然的矿石制作的,没有经过人工的雕琢所以五颜六色,只是绝地们偏向蓝、绿两色而已。象征着正义即是自然,允许保留个体的差异和不同。而西斯的光剑则全部都是人工的产物,颜色也被设定成苏东阵营崇尚的红色。换句话说就是人为地否定个体之间的差异,强调统一的集体性。

当然大部分人印象中绝地的代表色还是蓝

绝地和西斯最大的差异并非他们的光剑而是他们的理念,前者以守护和平为己任,后者则是战争狂人。每一任的西斯师徒都没有好下场,不是师傅害死徒弟,就是徒弟篡位干掉师傅。西斯除了与绝地争斗不断外,其内部也是流血不断,甚至在几乎消灭绝地的时候被内讧所击败。这个也是有着现实背景的,无论怎么看民主制度,在20世纪民主国家之间几乎没有发生过战争(注:20世纪前期各国有投票权的人口只有十分之一不到),1945年之后西欧各国更是一次边境冲突也没有。

而苏联相比之下就尴尬了,内斗几乎贯穿了其历史,老一辈中国人都记得给国家交公粮防备曾经的“老大哥”,匈牙利被苏联武装干涉,南斯拉夫也差点擦枪走火。最后的东欧巨变算是给了华约集团最后一击,苏联也成了“不攻自破”的联盟。正如编年史中的绝地与西斯,无论什么困境只要绝地还在,西斯的内讧就会给其机会,正如帕尔帕廷被达斯·维达丢进反应堆,斯诺克被凯伦·洛一剑两半。

苏联对东欧的剥削终究引来了爆发式反弹。

星球大战计划

《星球大战》除了背景设定外还有一个和冷战息息相关的地方--名字本身。熟悉那段历史的读者都知道里根有个同名的计划,也正是这个计划把苏联推向了最终的深渊。根据国际关系的安全困境理论,一国为了自身安全加强军备,必然导致其竞争对手投入同样多的、甚至更多的军费。如此往复,很难休止,其结果必然是经济实力较弱的一方败下阵来。

冷战期间,美国历届政府都拨出巨额军费,大力加强军备建设,把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作为遏制苏联扩张的基础和前提。苏联为了和美国争夺势力范围,不甘示弱,每年也拨出巨款用于军费,企图赶超美国,70年代苏联的实际军费开支已接近甚至超过美国。但苏联的经济实力远不如美国,其国民总产值大致只相当于美国国民总产值的一半稍多。美国一年的军费开支占国民总产值的5-7%,而苏联的军费开支却占国民总产值的30%,国家预算的60%,远远高于美国。

“空间站自由”(SpaceStationFreedom,简称ISS)

里根在其自传里承认,在他上台之时,他已看到苏联的经济已没有希望,决定对苏联施加全面压力,以迫使苏联内部发生根本性变化。美国国防部长温伯格在1982年提交的一份报告1984-1988年国防指南中,就提出要发展使苏联难以抗衡的武器,迫使苏联付出更多费用,要打开新的军事竞争领域,使苏联原来珍贵的投资变成废物。文件还提出,西方对苏联的贸易政策应该给已背上沉重军事开支负担的苏联经济施加尽可能大的压力。也即要经济遏制战略配合军事遏制战略,对苏联施压。正是主要出于这样的目的,里根政府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这一招也确实厉害,苏联政府一方面强烈谴责美国的这一加剧军备竞赛的做法,并强烈要求美国放弃这一计划。另一方面,拨出巨额军费研制自己的防御系统和反制措施。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在和里根进行削减核武器的每次会谈中,都要求美国放弃“星球大战计划”。

1989年3月24日,德尔塔183运载火箭升空,携带SDI传感器实验“三角星”

随着军费开支的进一步提升,俄国民生迅速凋零,日用品供应非常紧张,商店里货架空空,商品质量低劣,人民生活十分困难。这就不能不使苏联东欧国家的人民对其执政党、对其政府、对其社会制度的合法性、合理性产生怀疑,从而最终抛弃了他们,成为苏东剧变的一个重要原因。

经济的崩溃才是苏东集团崩溃的根本原因

不过电影本身和“星球大战计划”没关系,只是媒体的引导让大家以为这个计划叫做这个名字而已,事实上这个计划的本名叫做“战略防御倡议”。(StrategicDefenseInitiative)用今天的话说,电影算是“中枪”了。

前传三部曲和新世纪

随着冷战的结束,《星球大战》的对应市场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新一代的年轻人对于“鞭尸”苏联兴趣缺缺,《星战》的背景经过三十年的调整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前传三部曲中,我们已经很少看到类似尤达大师教导卢克时对光明黑暗的两种价值观的阐述了,更多地是安纳金的心路历程。同时我们也看到绝地不近人情的一面,因为基督教国家的禁欲传统对文学的影响,很多在影视剧或者小说里被人们认为是充满荣誉的职业其实过着堪比清教徒的生活。例如大火的《冰与火之歌》无论是御林铁卫还是黑衣人全都不能结婚不能有后代,不能拥有常人的幸福。绝地武士也是一样,理论上所有的绝地都不能有伴侣,不能有财产,平常人的欲望都不能有,甚至安纳金保护家人的欲望也是离经叛道的,这间接导致了他们最后的悲剧。

虽然看过老三部曲的都知道结局,但是人物心灵的变化依旧扣人心弦,每个人都知道结局,每个人都希望奇迹

而在编年史中,绝地的一些黑材料也被曝光,他们也会为了一些原因去消灭那些中立的原力组织。而当时的美国总统小布什绕开议会发动战争,也给了美国人当头一棒--他们并非完美无缺的。虽然相比苏联(西斯)的血腥残暴而言,美国(绝地)无疑是要好太多,不过一样不是圣人组织,一样有黑暗面。安纳金最后一刻希望走程序审判议长,因为其相信绝地武士是正义和秩序的守护者,但是温杜大师认为帕尔帕廷过于危险,决定不走程序而动用“私刑”去处决这位西斯尊主。这才是让阿纳金心中最后的忠诚幻灭,认为绝地是邪恶的,最后引发一系列悲剧。

而电影中没有提到的是,绝地的信条是守护和平,但是与分离主义的战斗无论什么理由都是战争行为,这导致大批绝地武士堕落,正如伊拉克战争、反恐战争让美国风评大幅度转差,再也恢复不了前冷战时代(正传三部曲的时代)那种正义感了。

虽然帕尔帕廷的诱导是直接原因,但是最后让安纳金成了达斯·维达的却是绝地的所谓正义理念

善与恶不再像过去那样泾渭分明,而是有着中间地带,在老编年史中甚至出现了和卢克·天行者合作的西斯尊主。这种强调人物内心和不那么分明的善恶无疑更讨年轻观众的喜爱。

结语

在最新的三部曲中,我们几乎看不到光暗原力之间的哲学思考了,只有人物的变迁和之间的因果。

虽然相比老三部曲显得粗糙,加上卢克的死,让大批老粉丝愤怒,不过考虑到星战已经不是那个冷战的星战了,而是对应新时代的星战,这也算情理之中。我们或许应期待最后的完结篇能给我们多少惊喜,毕竟承上启下才是新编年史的责任。

责任编辑人:马钟鸰 PN018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释放进入手凤首页

手机凤凰网 i.if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