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
0/0
  • 1993年房地产大崩盘后的海南

    1988年,海南从广东脱离成为独自的省份,也成为中国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建设的需求,政策层面的倾斜,让海南一度成为堪比北上广的存在。

  • 1993年房地产大崩盘后的海南

    “要挣钱,到海南;要发财,炒楼花”,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淘金者。鼎盛时期,这个只有600多万人口的小岛上,云集了两万多家房地产公司,平均每300人就对应一家房地产公司。

  • 1993年房地产大崩盘后的海南

    海南房价一日千里,从1988年到1991年,海口三亚等热门地区商品房价格基本维持在1300-1400元/平方米之间,而1992年就蹿升到5000元/平,1993年更是达到7500元/平的巅峰,两年翻了三倍以上。

  • 1993年房地产大崩盘后的海南

    短短一年多,海南土地价格从1991年的几十万每亩,攀升到1993年的最高600多万元/亩。要知道,当时海南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2000多元,三年的纯收入才买得起一平方米的房子。

  • 1993年房地产大崩盘后的海南

    与之对比,1992年全国商品房均价只有995元/平,而北上广深的商品房均价直到1998年都还在5000元以内。显然,这种场面不会持久。

  • 1993年房地产大崩盘后的海南

    1993年6月,面对楼市过热,中央出台宏观调控政策,限期收回违章拆借资金、削减基建投资、清理所有在建项目,招招对准房地产市场。与此同时,国务院还宣布终止房地产公司上市、全面控制银行资金进入房地产业。釜底抽薪,一夜寒冬。海南房地产市场应声而落,海南经济亦进入断崖式下跌。

  • 1993年房地产大崩盘后的海南

    大量房地产企业倒闭,无数人血本无归。这些企业在海南留下了600多栋烂尾楼、18834公顷闲置土地和800亿元积压资金。部分烂尾楼长期得不到盘活,一度变为养猪场。一时间,“天涯海角烂尾楼”成为海南的象征。1999年开始,海南用了整整七年时间,才将房地产库存清理完成。直到2010年前后,在中国楼市暴涨的大背景下,借“国际旅游岛”国家规划的东风,海口房价才重新触及当初的高点。然而,很多人却没有机会享受这一“成果”了。

点击查看更多文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