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台说史•有专家说兵马俑是西方人设计的?别逗了

2018-06-21 16:18 凤凰网历史
  • T大

近日,一则考古学界传来的消息,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讨论。原秦始皇兵马俑考古队长段清波表示,兵马俑的技术来自波斯。虽然前些年,有国外学者将兵马俑的灵感源头归功于希腊,但段清波的一席话,在国内学界中是非常罕见的。

兵马俑

段清波的微博

我们不能说这些长期战斗在一线的学者们经验不足,但这样的结论实在是经不起历史与考古细节上的推敲。只需要理解几个简单的历史概念,我们就会对这段迷雾一般的推测有一个更为靠谱的判断。

波斯与希腊人并无同秦人接触

既然秦人有通过学习波斯人和希腊人的技术,获得兵马俑的技术与灵感,那么他们首先必须同后两者有一定程度的接触交流才行。然而,非常遗憾的是,双方在共存的年代中,并未有过交集的证据。

波斯帝国的版图其在东方也只是推进到河中地区

波斯帝国在公元前6-4世纪之间,曾是世界上幅员最为辽阔的帝国。其鼎盛时期的地盘,横跨了欧亚非三大洲。领域从巴尔干半岛的色雷斯地区,一直延伸到印度河流域。帝国统治者也对开通贸易线路非常热衷。不仅修建了当时辐射范围最广的道路系统,还在埃及建立了运河,并派舰队从波斯湾航行到印度河口。

然而帝国的东北部领土,基本上就以中亚的阿姆河为边界。这条中亚大河的以南地区,享受着波斯帝国的宽松统治。大河以北则依然是游牧民族斯基泰人的天下。由于波斯人一直将重心放在经济发达的帝国西部,自然很少直接管控较穷的东部地区。历史上也没有任何波斯帝国的使节或商队,一路经过河中去东亚的记载。至于秦国,所处的关中和陇西距离阿姆河以南还有很长的距离。两者的间接往来都非常不便,更谈不上直接交流和技术传递了。

著名的波斯王室大道

公元前4世纪中后期开始,马其顿帝国取代波斯人成为了中亚霸主。希腊文化伴随着大量戍边的殖民者一起东进,越过了阿姆河。在之后的几百年里,希腊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亚世界的原始风貌,并留下了巨大的影响力。疏通东西方贸易通道,自然是他们非常看重的事情。

但人数较少的他们,同样很少再越过东北方的锡尔河。这就让数代留在当地的欧洲文明后裔,很难有机会去接触势力最西面不过陇西的秦人。一直到后来的汉武帝通西域,才有为数不多的汉使与他们有了直接的接触。但这距离兵马俑落成的年代,已经过去许久。

希腊化时代的东方边界同样不超出河中地区

所以,仅仅从世界历史的总体脉络来看。段清波所说的兵马俑波斯起源,和前些年国外学者提出的兵马俑希腊化起源,都是站不住脚的。

东西方风格差距巨大

 

兵马俑在风格与技术上就有很大的独特性

当然,仅仅从宏观的世界历史进程角度,或许还不足以说明兵马俑来自葱岭以西地区的不可能性。毕竟,无论是国外学者还是兵马俑的考古队长,都多次提到了艺术风格问题。那么,我们也不妨从这个更为直观的角度来看看他们理论的可行性。

首先以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古希腊式雕塑为例。无论是古典城邦时代的盛世,还是后来迁居中亚的遗民作品,无一例外的带有一种强烈的艺术风格。这当中既包括了对健美体型的崇拜,也反映在雕塑人物的肌肉线条上。这类作品也往往是写实意境与理想美感的绝佳融合。

古希腊雕塑中对健美体魄的追求完全不见于兵马俑

后世的考古学家在发掘中,很容易就能分辨出希腊式与非希腊式雕塑作品的区别。因为无论是工匠是希腊人还是接受其风格的罗马人和东方人,都会尽可能的强调塑造人物的健壮体魄。还要以逼真而自然的手法,来表现衣服褶皱或武器盔甲纹理。哪怕是在希腊化国家灭亡后的几百年里,继承他们艺术风格的阿富汗和印度工匠,也继续着相同的操作守则。其中一些作品还通过丝绸之路进入内地,成为贵族陪葬品中的瑰宝。甚至是早期从中亚传入的佛像,也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希腊风格。

公元1世纪开始出现的犍陀罗-希腊风格的早期佛像

再看起源比希腊雕塑更早的波斯式雕像作品。除去一些受到希腊艺术影响的混合作品外,基本上是古朴的两河文明风格。你可以把这些西亚式雕塑作品,看做是希腊雕塑的前一代产品。雕刻人物一样会有不少反应局部细节的手法,但总体上造型比较呆板,更强调威严性。至于对人体肌肉线条的表现,在这类作品是无法见到的。希腊式雕塑的轻松自然神态,也不见于波斯直接继承来的两河流域作品。至多只是作品整体曲线的表现。

古代波斯帝国的雕刻艺术大体上源自两河流域风格

最后,我们可以看一下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特质。显然,这些笔直站立的大头兵泥塑,和希腊风格相去甚远。但即便是同较为呆板的波斯帝国作品比较,也未免更粗糙一些。更为重要的是,兵马俑在制作手法上全部依赖陶器生产技术。这就和葱岭以西的各种石雕、石像相比,差异性巨大。

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惯于雕刻、精琢的泰西工匠,会突然空降到关中去指导陶器技工作业。或许还有人会认为影响力仅限于草图设计。但兵马俑所反映出的审美倾向,也很难与波斯、希腊挂钩。大部分站立兵俑的造型,都是倾向完全笔直。

兵马俑的风格只能因地理因素的原因,与其他外部(中亚)文化的接触交流更频繁一些,在东亚地区显得更为活泼

当然,硬要说兵马俑的风格和希腊、波斯有什么特别大的相似性,那就是相对中原和楚地的艺术品来看,更写实一些。只是这些写实风格是人类艺术品的共性,而非希腊等地区独有。事实上,在兵马俑出现前的几千年时间了,中国的大地上就出现过类似风格的作品,比如红山文化的牛河梁遗址女神像。同理,我们能看到兵马俑的风格更像很多埃及雕塑,但能说兵马俑的艺术灵感源于埃及么?

牛河梁遗址女神像与复原的女神面容

埃及雕塑与兵马俑的风格也高度类似

兵马俑灵感的启迪者就在大秦身边

说到这里,或许还会有人觉得兵马俑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作品。那么如果有借鉴他人,对象又身在何处呢?其实,启迪者就在秦国人身边。

秦兵马俑艺术风格的启迪者其实就住在他们隔壁

从上谷到先秦时代,西北地区长期活跃着一些来自中亚和蒙古高原地区的部落集团。他们被形象的成为西戎。尽管早期西周贵族在血缘、政治和军事联盟上,都同这些戎人有密切联系。但这些“化外之邦”毕竟不属于周天子的封建体系之内,可以以平等身份与周天子交往。打死周幽王的犬戎势力,就是当时西戎的杰出代表。

打死周幽王的犬戎就是当时戎人势力的代表之一

也是在周幽王死后,周王室大举动迁。原本地位有限的秦人先祖,靠着册立之功而获得了周王室昔日的关中份地。结果在同周围的各戎人和羌人势力的厮杀后,秦国成长为关中地区的大国。最终一统六国的秦军,本身也吸纳了一些戎人,甚至雇佣边境地区的戎狄骑兵为自己作战。这其中又一度以义渠势力最强,有过压制秦人的事迹。

不少戎人也作为雇佣军和附庸力量为秦军作战

在文化与习俗上,戎人不仅同源自东夷-商世袭的秦人不同,也和中原地区的周礼文化区有很大差别。他们更偏向于中亚和大伊朗地区的原始拜火教信仰,并间接获得了不少从两河与波斯传入的技术和艺术风格。当然,因为地理不便和同秦人等东方族裔的相处。这些原本较为中亚的风格,还是逐步开始东方化。又由于西面世界的新发展较快,两者之间也有了显著的差距。

但这并不妨碍义渠之类的戎人,在经年累月的交流中,影响秦人。他们的东方化雕刻风格、艺术品形制,都同时带有西方和东方色彩。并由于关中本地缺乏足够的优质石料和雕刻工匠,只能制造陶器的泥塑土法为表现手法。这也是我们在兵马俑身上,看到如此多熟悉却又陌生熟悉的原因。

考古出土的大量西北戎人艺术品

一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代,依然有大量戎人生活在今天的陕西、宁夏和河西走廊等地。秦始皇派蒙恬北伐时,史料中就出现了北逐戎狄的字样。显然他们所在河套,是秦人控制北方边境,压制鄂尔多斯地区新势力的重要节点。他们中的战俘或投诚者,被送到秦人的工地上劳作。一些不幸的惨死者,成为了当今兵马俑考古中发现的白种人遗骸。

总的来说,段清波的兵马俑波斯起源论,在一定程度上有着不错的新视角启发作用。但将目光投向过远的方向,并不能立刻得出令人满意的结论。很多就在身边的谜团,还有待于我们加快探索的步伐。

责任编辑人:马钟鸰 PN018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释放进入手凤首页

手机凤凰网 i.if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