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国士官三杰之一,竟然喝酒喝死了
- T大
坊间流传,1906年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典礼,成绩前三名都是中国留学生,第一名蒋方震(即蒋百里),第二名蔡锷,第三名张孝准,由于面子上过不去无法向天皇交代,填补了两个日本学生,将张孝准挪到了第五名,勉强保留了大日本帝国的颜面。这个故事虽然现在多认为不准确,但也说明了当时蒋方震、蔡锷、张孝准在所有学生中是很杰出的。
毕业后的蒋方震、蔡锷都很有名,一个成为民国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一个举起护国运动的大旗征讨袁世凯,但作为士官三杰的张孝准回国后却悄然没有了声息,他去哪儿了?
张孝准回国后,入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幕,又由徐保送,赴德国柏林大学留学4年。武昌起义前,张孝准回国。民国元年4月南京临时政府撤销,黄兴任南京留守府留守,他被任为军务处处长。时驻南京军队有十余万人,北京政府不给军饷,留守府处于困境。他协助黄兴、李书城等将各军队属江苏者划归江苏都督管辖,属浙江、广东和湖南者,分别调回原省;为保存革命实力,又将所有遣散部队中的优秀军官及精良武器另组第八师。
南京留守府结束后,1913年张孝准回湘任军事厅厅长,拟建立一支新军,得不到湘督谭延闿支持,计划无法实施。当时一些退伍军官埋怨情绪日益增长,不得已而辞职。
张孝准随黄兴去南京参加讨袁战争。失利后,被通缉,乃携眷赴日。
1915年,黄兴得蔡锷密信后,嘱张孝准与蔡锷密切联系,准备在西南发难讨袁。张孝准回国后,在天津与蔡锷秘密会见,商定出走计划:张先赴日,与石陶钧、杨源睿等人设法为蔡锷避开新闻记者与袁氏侦探;蔡锷到神户,即将随身所带重要文件、勋章交张保存,蔡锷又写信多封致北京各高级军官,嘱张旅行日本各地,每到一处即寄发一封,以示蔡在日本游历。如此,掩护蔡锷得以辗转潜赴云南。张孝准又受黄兴指派,向日商借贷日币200万元,作为发动讨袁费用。
1916年滇、黔、桂、粤4省护国军军务院在广东肇庆成立,张孝准任军务院驻日委员,经办对日一切交涉事宜。这时,日本政府答应贷款日币300万元与黄兴,以在浙练兵一军。后接黄兴函部署讨袁,即赴沪,与柏文蔚商议成军计划。6月上旬,因袁世凯死去,此事作罢。
1917年,张孝准由沪回湘,先后任湘岸榷运局长、水灾筹赈会坐办等职务。1925年3月,因赴章士钊宴会,饮酒过量突发脑溢血,不久去世,终年4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