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就业计划有效吗?──来自罗斯福新政的证据

2020-08-15 10:03
  • T大

1935年平民保育团的海报

失业率是政府政策调节需要考虑的重要指标。年轻人属于失业率最高的群体,尤其是来自贫困家庭和处在经济衰退之时。政府为解决年轻人的失业问题,通常会专门针对年轻人开展就业培训项目。这些在经济危机期间实施的就业计划的有效性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既有研究认为这些计划的短期效果是极为有限的,同时也缺乏足够证据去证明它的长期效果。但Anna Aizer, Shari Eli, Adriana Lleras-Muney和Keyoung Lee在NBER最新的工作论文“Do Youth Employment Programs Work? Evidence from the New Deal”中得到了不同的结论。文章基于1933-1942年美国实施的“平民保育团”项目,发现青年就业项目对于参与者具有积极的长期影响。

平民保育团(Civilian Conservation Corps,简称CCC)是罗斯福新政最著名的改革项目。大萧条期间,美国年轻人的失业率高达60%。为了解决年轻人失业问题,美国政府在1933-1942年间对17-23岁的单身失业男青年推行“以工代赈”,雇佣这些青年从事非技术性的体力劳动。政府不仅为这些年轻劳工提供免费食宿,同时还提供职业培训和现金转移。

“平民保育团”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同时也是规模最大的就业计划,并成为今天很多政府培训项目仿照的运营模式。在宏观层面,“平民保育团”有效缓解了美国大萧条期间的失业问题,促进了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大量耳熟能详的国家公园便是那一时期建成的。但在微观层面,由于CCC是一个自愿的项目,项目参与时间从几天到两年多不等(平均参与时间为9个月),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平民保育团”对于参与者的具体影响需要进行严谨的评估。

作者对科罗拉多州和新墨西哥州的CCC项目档案进行数字化,数据涵盖了1938-1943年间参加CCC项目的男青年的人口统计学特征、薪酬、入伍时间(二战)和离开该项目的原因,并将之与1940年的人口普查记录、二战参军记录、社会保障管理记录和个人死亡证明相匹配。作者构建了一个较为详细的数据库,便于探讨CCC项目对个人长期发展的影响,包括教育、健康、地理流动性、就业、收入和寿命。

通过严谨的实证分析,作者发现:在短期内,没有任何证据表明CCC项目参与者的劳动参与、就业或工资有明显增加。但从长期来看,在CCC接受培训时间越长的参与者拥有更长的寿命,主要原因在于健康状况的改善(身高和体重)、向富裕地区的迁移、终生收入的增加。同时,参与CCC项目会适度增加参与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在二战中服役的可能性。作者在利用社会保障局的数据研究发现,CCC项目增加了项目参与者3.9%的养老金,这相当于终生收入提高了大约6%。

此外,作者对90年代实行的青年就业计划Job Crops(简称JC)也进行了探讨,该项目的运营方式及项目参与者情况与CCC项目相似。研究发现两个项目对于参与者的影响是相似的,证明了作者的估计策略是有效的,同时估计结果也是稳健的。

图1 CCC项目参与时间越久,项目参与者寿命约长

总的来看,作者通过详细的数据和严谨的分析,探讨了大萧条期间美国政府采取的降低青年失业率的就业计划——“平民保育团”的影响。作者的研究表明,“平民保育团”对参与者具有长期影响,具体表现为参与者寿命的大幅增长,终生收入的可观增加。因此如果只关注青年就业项目对劳动力市场的短期影响,则可能会导致政策整体效益的低估。

对于国家而言,在高失业率时期采取政府干预是应对危机的短期手段,但对于经济危机期间的失业青年而言,则犹如黑暗中的一缕光,虽然无法完全驱散黑暗,但照亮了他们的内心,甚至改变了他们的一生。在COVID-19肆虐的今天,经济运行面临严重阻力,这一研究所提供的思路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轮值主编:何石军 责任编辑:彭雪梅

责任编辑人:马钟鸰 PN018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释放进入手凤首页

手机凤凰网 i.if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