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忆重庆谈判内幕:斯大林要毛泽东参加令其很生气

2015-08-21 08:34 快乐老人报
  • T大

核心提示:有关这封电报引起的直接反应,毛泽东当年的翻译师哲的回忆是:“引起了毛主席的极大不快,甚至是很生气。”当然,生气归生气,毛泽东最后还是接受了莫斯科的劝告。两天后,基于莫斯科的建议,毛泽东决定同周恩来一道去重庆与蒋介石谈判。对这段经历,毛泽东一直愤愤不平,断言斯大林要他去重庆,其实就是“不许革命”。

 

《快乐老人报》2015年7月6日第16版面图

本文摘自:《快乐老人报》2015年7月6日第16版,作者:佚名,原题:1945年中共上海起义计划缘何放弃

1945年8月,中共中央曾有过一个在上海发动武装起义的计划,但很快放弃。在这一决策变化的背后,既潜藏着多方政治力量的角逐与博弈,也包含了中共对战略重点转移的考量。

上海武装起义箭在弦上

1945年8月10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夺取大城市及交通要道的部署给华中局的指示》,命令新四军出动1、6两师及苏南、苏中部队担任夺取南京、上海之线的任务。在接到中央的指示后,华中局紧急行动起来。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还成立了上海起义的领导机关——上海党政军委员会,任命张执一为书记,具体组织人民武装起义。

在进行一番紧急部署后,8月19日,华中局报告中共中央:“上海我可掌握控制的力量总共二十万人……伪方只有税警团、保安队维持秩序,甚恐慌。根据目前客观力量,可以发动群众武装起义。因此,华中局于今晨正式发出训令,上海工人、市民与近郊游击队,实行武装起义,缴除伪军、伪警武装,占领上海。”

20日,中共中央批准了华中局在上海发动起义的计划。毛泽东当天接连数次致电华中局,要求他们坚决彻底地执行起义方针,除发动南京、上海、杭州三角区内数百万农民武装起义策应外,还应迅速调派新四军有力部队入城援助。他并且电示华北各区局,要他们效仿华中局的做法,对于北平、天津、唐山、保定、石家庄,也“迅速布置城内人民的武装起义,夺取这些城市,主要是平津”。

斯大林命令“不许革命”

但就在这个时候,情况发生了急剧变化。8月21日,中共中央两次急电华中局,命令停止武装起义。第一封电报称:“20日电悉。浙东主力到上海有被消灭危险,不如仍在浙东,困难时可退浙南……”当日午夜24时,中央又发出第二封电报指出:“关于上海起义问题,我们(经)过(仔)细考虑结果,认为在目前上海起义对我们和人民是不利的,应即停止起义,保存我们在工人中及其他人民群众中的组织基础,以便将来进行民主运动。”

中共上海起义计划从8月10日制订到21日取消,只有短短11天时间。中共中央的决策为何发生如此急剧的转变?

原来,几乎就在发布起义命令的当天,毛泽东收到了来自莫斯科的电报,电报落款很奇怪地使用的是“俄共(布)中央委员会”的名义。当然,谁都清楚这是来自莫斯科最高决策者的电报。电报明确要求毛泽东接受蒋介石的邀请,去重庆谈判。说如果发生内战的话,中华民族将有毁灭的危险。

有关这封电报引起的直接反应,毛泽东当年的翻译师哲的回忆是:“引起了毛主席的极大不快,甚至是很生气。”当然,生气归生气,毛泽东最后还是接受了莫斯科的劝告。两天后,基于莫斯科的建议,毛泽东决定同周恩来一道去重庆与蒋介石谈判。对这段经历,毛泽东一直愤愤不平,断言斯大林要他去重庆,其实就是“不许革命”。

 

中共中央把战略重点转移到东北

还有种分析认为,日本宣布投降后,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严禁中共及其军队受降。在这种形势下,中共如果在这些城市发动武装起义,那就是反对当时具有合法性的国民政府。这在全国人心厌战的背景下,如果中共依旧执行原定夺取大城市的军事行动,就有可能使自己成为舆论的众矢之的。

中共中央决定放弃上海起义计划,还与这一时期对战略重点转移的考虑有关。据张执一回忆,中共中央不久后又有指示,大意谓当时党的战略部署是力争东北,巩固华东现有阵地,收缩华中,撤退华南,督促我们迅速中止起义。这实际上揭示了中共中央之所以取消上海起义,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为了收缩战线、抢占东北。

责任编辑人:马钟鸰 PN018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释放进入手凤首页

手机凤凰网 i.if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