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台说史·二月河做了什么?让清王朝备受争议

2018-12-17 17:11 凤凰网历史
  • T大

引言:知名历史小说家二月河先生于上周不幸离世。在人们哀悼今年中国又失去一位小说大师时,关于二月河的两极化评论也浮嚣尘上。

喜欢他作品的人认为,“清朝三部曲”是中国不可多得的文学瑰宝;抨击者则认为应该对清朝进行全盘否定,甚至不承认它是中国王朝,二月河的著作无异于给“秦侩翻案”……但是,双方的争论虽然激烈,却都不是真正的历史。

清朝历史形象的变迁

二月河先生有这么大的争议的根本原因:他笔下的清朝和传统清史中的清朝完全不是一个设定,仿佛网络小说中异时空的传奇故事。

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清王朝的形象是这样的:前期大肆破坏,造成扬州十日,剃发易服,酿成嘉定三屠;中期大兴文字狱,使得无数读书人掉了脑袋;后期丧权辱国,对内残忍无比,对外卑躬屈膝。

总而言之,有许多形容这个朝代的词汇,可惜没有几个是正面的。

当然,其传统历史形象如此之差,根源在于1911年,清朝被革命者推翻后:出于政治的目的,为了进一步在宣传上强调革命的正义性合理性,并为新生政权树立起法理性(特别是国民政府取代法统更多继承于清廷的北洋政府后),革命者刻意突出了清王朝的种种过失,对其在近代中国版图的贡献,多民族国家的形成等多方面的历史成就则很少提及。

这批打着“驱除鞑虏”口号的人,在辛亥革命前期,对清朝持全盘否定的态度。他们甚至认为满清是纯粹的殖民者,是祸害中华数百年的罪恶王朝。其中一些激进者甚至认为中国就是长城内的“汉地十八省”,长城外的千万平方公里(含外东北和外蒙古)不要也罢。

继承于明代版图的十八省,也被当时一些狭隘的民族主义者人称为所谓“中国本土”

当然,没有哪个执政者会放弃如此广袤的国土,让自己背上千古骂名。更重要的是“闯关东,走西口”让内地人口在关外有了大量的定居点,和少数民族也不再是过去那种鸡犬相闻却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

北洋政府不得不把口号从“驱除鞑虏”变成“五族共和”,将旗帜从“铁血十八星”改成“五色旗”。这些措施让北洋政府赢得了各民族的认可,成为中华民国的合法政府。

可长期以来的宣传影响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得以改变,民间学者眼中满清仍然是那个内残外忍的政权。或许出于政治考量,部分学者会摒弃“元清非中国”的观点,可对异族政权,尤其是清朝这样留下烂摊子(战败赔款)的朝代依旧充满偏见。

到了辛亥革命的“直系子孙”国民政府时期,出于以上提及的种种政治原因和政治考量,清王朝的历史形象和大众形象自然更加山河日下了。

清朝胡乱宣战引来八国联军,其索要的赔款让中国财政负担极重

不过,就像所有中国王朝一样,作为一个绵延近三百年的朝代,清朝自然也有其辉煌独到之处。正如后来二月河先生所写,“康雍乾”才是清朝国力的巅峰期。民国在法理上的疆域也是继承自清朝,而非之前的宋明等王朝。可惜在当时,这类认可清朝的学者,都属于“政治不正确”。虽不至于被封杀,但也很难得到主流的认可。

至于普通大众更是经由“杨乃武与小白菜”等戏剧,以及“黄飞鸿”之类的半真半假的民间传说去了解这个灭亡不久的时代。虽然不至于有知识分子对它的苦大仇深,但其民间形象还是偏向于负面。

90年代前出生的人的记忆中,清代的民间历史形象更类似于《鱼童》《西瓜炮》中这类少儿动漫中清代官兵的模样。

新中国建立后,出于民族平等的目的打击大汉族主义,甚至将满清一词列为违禁。可相较于民族平等,更重要的是反帝。诚然,清朝在新中国的教科书里,被真正认可为一个中国王朝,却也背上了“地主头目”的帽子。在新中国的左翼知识分子中,清朝就是一个联合帝国主义势力绞杀革命的反动头目。其负面印象较之民国有增无减,以至于50年代到80年代初出生的人在成长过程中看到的清代官员士兵的形象是“清妖”,直到二月河“清朝三部曲”的诞生。

现代人还原的古代人总有偏差

“清朝三部曲”的到来完美地扭转了大众对清朝的普遍负面印象。

在二月河的笔下,清朝前期大力开拓疆土以及维护中国国家统一的历史事实以艺术的形式被描绘出来。随着这些剧情被改编成电视剧,大众对“康雍乾”的印象也从“知道”转变为“爱戴。因为,没有一个对国家民族怀有朴素感情的中国人会愿意国家分裂,更没有几个不喜欢广袤的版图。

无论反对者如何抨击,国家权威认定了清朝奠定今天的领土

可作为一个现代人,还是长期呆在部队又从事文宣工作人干部,二月河心中对于“好坏”有着一套固定的评价:“康雍乾”的所有行为和决定,在他的解读下都变成了“为国家发展鞠躬尽瘁”。乃至他们的说话方式和他们的思维模式都像极了那个时代的老干部,而不是封建王朝的帝王。

比如乾隆和和珅关于通商的描述,占据大量的篇幅,这显然不符合当时的情况。乾隆朝鼎盛时期有着七千万两银子的收入,几百万的关税并不至于让清朝的核心圈子如此绞尽脑汁。这些描述显然是受到了改开影响。再比如雍正对腐败的看法和清理,以及相关的措施也像极了八九十年代的反腐讨论,和雍正时期真正的政策意图大相径庭。

因为和现实过于接近,陈道明评价某场戏已“超过电视剧范畴”

随着二月河的小说被改编成电视剧,这个缺点被进一步放大。原本旨在突出人性的宫斗情节和党争情节固然让大众大饱眼福,却也冲淡了大清前几代君主锐意进取的昂扬之气。更重要的是二月河出于矫正目的,把这段时期的“黑点”以戏说的手法一笔带过,甚至绝口不提那些惨绝人寰的大事件。虽然,大家都知道二月河写的是小说,但严谨的历史小说同样需要遵循历史学的规则——先事实判断,然后才是价值观判断。当二月河出于塑造人物等文学创作的目的,掩饰部分事实,重构“康雍乾”三代帝王的人设时,便是他与“历史控”们势不两立之时。

当历史事实被揭开时,二月河的重构便大打折扣

出于某种心态,很多有着“国师”瘾的知识分子对二月河造成的“恶劣影响”十分不满。这种冲突在二月河的作品逐渐被改编成电视剧时,再次被放大。

现代传媒加持,配合陈道明等老戏骨精湛的演技,让一个有着凡人感情的“老干部”成了康熙的代名词。很多喜欢康熙(真实历史上)的人也坐不住了。

历史上的鳌拜只是有点跋扈,绝无逼康熙退位之意。在正史中康熙无疑是个腹黑少年的形象,可二月河笔下却变成一个为国除害的干部;真实历史上的吴三桂真的只是想要割据一方,遵循父辈的承诺,却变成试图分裂国家的罪人;还有有名无实,甚至是子虚乌有的西山锐健营和丰台大营……

诸如此类的改编太多,和真正的康熙形象差距过大,乃至截然相反引爆了网络口水战。之后的改编浪潮又将这场“战争”推向了真正的白热化。

清宫剧的改编 白热化的舆论“战争”

如果说二月河的小说算是在“真实历史”的基础上进行“大胆演艺”的话。那么后面各种类型的清宫剧,就真的只是披着清朝皮的偶像剧了。剧中“康雍乾”这些帝王彻底褪去了古代帝王的外衣,变身“霸道总裁”游戏人间。

诚然历史上的长寿帝王们都以嫔妃众多闻名,也不乏宫斗的存在。可形式上与大众想象却是南辕北辙。

由于清王朝自身的特殊性,皇帝的后宫们尤其是皇后与贵妃这一等级的女人,往往出身名门望族。类似于孝庄太后这样出身于蒙古大族的贵妇更是有着自家的部族在后方撑腰,绝非皇帝想动就动的存在。

满蒙贵族的关系更接近欧洲贵族,类似于奇幻小说《冰与火之歌》中珊莎这样的大贵族后裔,是无法说杀就杀

奈何大部分中国人远离封建社会(狭义上的“封王国,建诸侯”)已经两千多年,根本无法理解这种贵族之间的制衡关系。哪怕是正统的历史学者也有不少也喜欢用中原王朝的后宫关系去套满清,更何况普罗大众。

偏偏清宫剧有着太多的优势,其中最大的一个优势便是文字记载量。读过历史学的研究生的人都知道一个基本概念,所有的“记载”都可能分为“直接史料”和“间接史料”。前者是当时的人写下或者出土的当时的物事,后者则是后人根据前者去撰写的史书。一般来说直接史料的信息都非常杂乱,所以特别需要靠后人去进行梳理和规划。尤其是到明清之际,史料不但杂乱规模还非常巨大,因为民间出版行业的发达,把当时的社会生活环境给精确地描绘出来了。

这些信息在彼此杂交之后,更是形成了一股连统治者也无法压制的力量。比如乾隆皇帝决心篡改明朝的史料,要让整个明朝变成乾坤颠倒的黑暗世界。他首先就要从官方出版的读物入手,把时人的收入改低,把物价改高,用来“黑”明朝的民生。可是明朝的诸多小说和笔记一样会记录当时的生活状况,今天吃什么穿什么,每月收入是不是能供养起这个家庭等等。这些在当时人看来无疑是的笔记就能够描绘出作者所在时代的生活气息,这根本无法被篡改,因为工程量实在太大,亿万人每一处生活细节都要更改,显然是乾隆和他的史官们做不到。

四库全书自身褒贬不一,但说它能篡改整个历史,显然不现实

这种便利推动着清宫剧的发展,相对靠谱的服饰,脱离史实的偶像剧情节已经成了清宫剧的代名词。作为让清宫剧成为一类电视剧类别的“始作俑者”,二月河自然首当其冲地站在舆论的峰尖浪口。这不得不说是一件喜忧参半的事情。

结语

当然,“说一千,道一万”,二月河笔下的“康雍乾”也罢,港台地区挂来的清宫剧风潮也罢,都不是真正历史上的清朝。

无论功过是非,逝者已矣,耐心去考证真实的清朝,然后还原它或许是对向大众科普清朝历史的二月河先生最好的致敬吧。

责任编辑人:马钟鸰 PN018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释放进入手凤首页

手机凤凰网 i.if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