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东峰:新疆走出了五位少数民族将军

2019-03-21 10:28 吴东峰的军事书屋
  • T大

开国将军轶事笔记(9)


1944年冬,新疆爆发“伊宁暴动”。伊宁游击队、尼勒克游击队、绥定游击队聚数千人,与国民党伊宁守军激战五昼夜,克之。是时,曹达诺夫将军以游击队员身份参加了“伊宁暴动”。

将军言其参加革命的原因为:一是苏联十月革命的影响;二是受当时新疆学院进步人士的影响;三是对国民党盛世才大汉族主义反动统治的不满。


“伊宁暴动”中,曹达诺夫将军奉命攻打飞机场。其时,冰天雪地,将军与三名游击队员匍匐前进,忽闻“轰”的一声巨响,遂觉左大腿热呼呼的。将军脱毡靴视之,一弹片深嵌大腿肌肉,始鲜血如注,即刻便结成血冰。后将军历任独立团排长、连长、营长和参谋部首长。

null

新疆民族军与解放军会师


null

左为由新疆军区参谋长张希钦和副参谋长祖农签署的新疆军区司令部进行爱护军徽教育的通报,右为由王震签字批准的,由张希钦和祖农联名签署的新疆军区司令部关于单军帽佩戴规定的通报。(私人收藏)


曹达诺夫将军言,1945年4月8日,新疆“三区”(伊犁、塔城、阿尔泰)成立民族军,约有3万余人。民族军中骨干多为前苏联人。

如民族军总指挥帕利诺夫将军,白俄罗斯人,十月革命前曾任沙皇俄国驻伊犁领事馆骑兵连连长,后加入苏联共产党,1946年返回苏联。

又如将军首任营长沙塔洛夫少校,苏联乌兹别克人,曾参加过解放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之战斗。

又如团长莫古特洛夫,俄罗斯人,十月革命后从苏联到伊犁,解放后回苏联。

“伊宁暴动”后某日,曹达诺夫将军随部队行军于戈壁滩,天气酷热,口干舌燥。至五台时,见一池碧水,大喜,饮之,略有臭味。当夜即高烧,出汗,拉稀。后幸遇两位苏联人,检查将军病情后,说是得了“斑疹伤寒”,当晚为将军打了两针。次日,将军醒来,烧已退,身体渐康复。

曹达诺夫将军言:“两位苏联人,一位名叫克力莫夫,另一位叫哈西莫夫。他们从苏联来中国乌苏县建医疗站。幸亏遇到他们,不然命就没了。”


1949年12月29日,根据中央军委命令,新疆民族军改编为第五军,军长列思肯、政委顿星云、副军长兼参谋长马尔果夫、副政委曹达诺夫·扎依尔。

第五军下辖两个师,第十三师师长伊敏诺夫、第十四师长依不拉因拜。

曹达诺夫回忆,1955年解放军授衔的新疆少数名族将军有中将一人,即赛福鼎·艾则孜,维吾尔族。少将计有四人,他们是:

马尔果夫·伊斯哈科夫,塔塔尔族;

买买提·伊敏诺夫,维吾尔族;

祖农·太也夫,维吾尔族;

曹达诺夫·扎依尔,维吾尔族。

曹达诺夫将军言,建国初期,新疆少数民族干部甚多,职务也高,但因种种原因留存甚少。

null

马尔果夫.伊斯哈科夫少将


null

买买提.依敏诺夫少将

    

null

祖农·太也夫少将


1945年,苏联外交部部长莫洛托夫发表声明,凡流亡国外的苏联人,依照新宪法均可返回苏联入籍。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军军长列思肯,白俄罗斯贵族,苏联十月革命后流亡中国新疆,参加革命后组织领导了“伊宁暴动”。1951年回苏联,后下落不明。

    

1962年4月至5月,新疆发生“伊犁事件”。因苏联驻伊犁领事馆挑唆,上万边民聚众闹事,并纷纷外逃,其势汹汹不可挡。

曹达诺夫将军奉命率工作组星夜赴伊宁,有人建议出兵弹压,将军则认为此为下策。遂召集少数民族头领、统战人员、宗教人士言明事件性质、利害和后果,众闻言服之,纷纷回乡说服边民,“伊犁事件”平息。

有报道称,曹达诺夫将军在“伊犁事件”中“不顾个人安危,亲自率工作组赴伊犁、塔城地区开展工作。”“由于他的出色工作,有力地制止了事态的进一步扩大,确保了边境地区的稳定和民族团结,受到了中央军委高度赞扬。”

但遗憾的是,新疆军区四位少数民族干部中,曾任新疆军区副参谋长的马尔果夫和祖农,于“伊犁事件”后回苏联。买买提伊敏曾任南疆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兼南疆行署主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政府副主席,1975年去世。


笔者采访时,首批授衔的四位新疆少数民族少将中仅余将军一人也。



本文始发于2006年,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开国将军轶事》(续集),2019年3月20日修订

本文资料来源于

曹达诺夫,2001年12月16日广州采访笔记。

曹达诺夫,2002年7月31日乌鲁木齐采访笔记。

曹达诺夫,2002年8月9日乌鲁木齐采访笔记。

及有关书籍报刊。


责任编辑人:马钟鸰 PN018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释放进入手凤首页

手机凤凰网 i.if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