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志高与王合良:瞎眼的背起断腿的 断腿的指路 瞎眼的前进 两人形成一体 坚持战斗
- T大
吴东峰编
薛志高(1930—1952),四川省简阳人(今成都市龙泉驿人),志愿军第十五军二十九师第八十七团三营五连副班长,青年团员。1930年出生,1952年壮烈牺牲,年仅22岁。荣立特等功,获追授“中国人民志愿军二级英雄”称号。
王合良(1929—1991),四川省三台断石乡人,志愿军第十五军二十九师八十七团三营五连战士。1929年出生,1991年逝世,享年62岁。荣立特等功,获授“中国人民志愿军二级英雄”称号。建国后转业,先后在青海省某劳改农场、三台县民政工作,曾任四川省第一届人大代表。
解放初期,年满20周岁的薛志高,参加了“龙泉驿区武装中队”,投身到平息土匪暴动的剿匪战斗中,平叛中表现突出,被区中队推荐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斗打响,薛志高随部队奔赴朝鲜战场。
王合良,家贫如洗,父亲为地主辛勤打长工,换来破烂草房和两亩多点地。王合良小时对家里印象是“连锄头都没有一把”。8岁丧母,为了活路,即用织布去换工。解放后,王合良在民兵队当过小队长,抗美援朝报名参军,由于年龄小,个子也小,多报一岁才参了军。
刚刚入伍的王合良,个头不高,身体瘦弱,部队安排他当通讯员,但他一心只想上前线,在战场上和敌人真刀真枪地干。先叫他当连部通讯员,他不干,说:“不能打敌人,不好玩!“继而当重机枪射手,主要是扛机枪,干了几天就不干了,他说:“不能打敌人,不好玩!”继而当迫击炮手,天天在炮排学习射击原理,干了几天又不想干了,他说:“听不到枪炮声,不好玩!”有一次,连长叫他营部仓库去领武器,仓库管理员看他个子小,说:“每人要带20枚手榴弹,400发子弹……加起来有百把斤,还要跑,你楞格丁丁儿大,啷个扛得起哟,就留在我们这里看仓库算毬罗”王合良答:“别个(人)是志愿军,我也是。他们背得动,我也同样背得动。“
在他的软磨硬泡下,部队领导只好把他放到班里。王合良个子小,不易暴露,就经常趁夜出去搞小型出击,成为排里夜袭歼敌的神枪手。
在抗美援朝战斗中,薛志高和王合良两个四川老乡在八十七团三营七连走到了一起,也一起走向了上甘岭战场。他们最令人震撼的事迹是在坚守阵地时,一位眼珠被打落,一位右腿被打伤,经两人商定,瞎眼的王合良背起断腿的薛志高,断腿的指路,瞎眼的前进,相互配合,形成一体,继续坚持战斗。
王合良晚年回忆:10月中旬,上甘岭打响了,我们第八十七团调到上甘岭方向支援第四十五师部队,到了那里先是准备,领导动员说:我们这次一定要打好,打不好,就是影响整个朝鲜战争的停战问题。打好了就可以很快停战,打不好停战就要延期,我们只能打好,不能打不好!我们就是只剩一个人,也要陪美国佬打到底!秦军长说啦,要婆娘娃娃一起上,连队打光了,机关也要上。哪个连队把山头打下来又能坚守24小时的,全连集体记功。
王合良回忆:“回来讨论时,每个人都订了计划,我当然也订了。内容不外是: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哭不叫。打断一只手一只脚不下来,打断双脚双腿不哭不叫。”
王合良在上甘岭战斗中实现了自己的誓言,他没有被打断手打断脚,但他却被打瞎了双眼。
10月30日晚22时,志愿军决定性反击战开始了,王合良所在连参加了反击537.7高地北山的战斗,他所在班参加了突击排,王合良担任战斗小组组长。
战斗持续到11月4日,突击排兵分三路又一次向537.7高地北山发起冲击。敌人拼命往下扔手榴弹,用机枪疯狂扫射。手榴弹在四周爆炸,子弹在头顶呼啸。王合良带着战斗小组,在密集的火力网中左冲右突,机敏地向前突击。这时,十多颗手榴弹突然在他们周围爆炸,一个组员牺牲,一个负伤,王合良的左眼也被炸伤,眼球吊在了眼框外边,晃来晃去。
王合良用手一扯,痛得钻心。被血糊住双眼的王合良,只能模糊看点东西,他呼叫他的组员,却没有回应。这时,突然听到一个声音在叫他,听口音是他们副班长薜志高。他摸索着爬过去问他怎么样,薜志高说他的腿打断了不能走了。王合良一摸他的腿,是软的,只剩下一点皮还连着,还听见血在汩汩地流。他赶紧用身上的急救包帮他包扎了,血才止住。
王合良说:“班副,我先背你下去,我再上去给你报仇”。
薜志高说: “那不行,我就是剩下一口气也要上去跟狗日的拼到底!”
“好!你先别急,眼球晃来晃去真碍事,我先把眼睛处理一下,等会咱们一起上去拼了!”王合良从一个牺牲的同志身上摸到一个急救包,把眼睛包扎起来,眼球这才不晃荡了。他对薜志高说:“班副,你看这样好不好,我眼睛看不清,我来背你,你眼睛好使唤,碰上敌人就打他狗日的,没有我们就往山上冲,死也要死在上边 ”。薜志高激动地说:“王合良,好同志!好兄弟!我谢谢你,我们就这样干!”
王合良把他背到山头上,一路上没有敌人也没有自己人,山上的草木早就被炸了个精光,连坚硬的岩石都变成了黑色的粉末,从前挖的交通沟也被炸平了,土就象深耕了几十遍一样,全是虚土。王合良看没有地方掩护薜志高,只好从周围拉过来一些“李承晚”尸体垒了个半人高的“围墙”把他围起来。薜志高的子弹早就打完了,只剩下两根爆破筒和两个手雷。王合良又到处爬着从牺牲同志身上摸来一些子弹和手榴弹给他,还了乐呵呵地说“班副,平时你指挥我,现在我指挥你。你现在别动,我再往前去看看还有没有我们的同志。”
王合良一边爬一边喊,这才知道,他们的同志还有六个人,连长和一个步谈机员还守在前边一个阵地上。他又爬回来告诉薜志高,他还在那里坐着,所有的手榴弹盖都已经拧开。王合良大声地问他话,可他半天才回一句,看来他的耳朵也被震聋了。王合良让他别动,自己又往前边爬。
刚爬出没多远,就听见有人在讲话,但又听不懂。这时他的眼睛还能模糊看点近处的东西,眼前一个接着一个的人在动,是敌人!他毫不犹豫,一根爆破筒就丢过去。这时,薜志高那边的转盘枪也响了起来,看样子敌人不止一路。王合良手里的东西很快丢光了,就满地乱摸,摸着一个能炸的东西就扔,摸着一个转盘枪的弹盘卡上就打。两人配合着,顽强地反击着敌人的反扑。敌人越来越多,弹药越来越少。这时,王合良突然听到身后一声爆炸,他赶紧爬过去摸薛志高,结果摸不到人;他大声喊,没有人回应;四周散落的是 “李承晚”尸体……原来,当敌人扑上来时,薛志高拉响了仅剩下的一颗手榴弹!
这时的王合良筋疲力尽,根本站不起来,只好斜靠在山坡上。弹药也只剩下两个弹盘,他卡上了一个,压在腿下,心想敌人要上来了,拼了便是。周围的脚步声越来越杂,外国话吵吵嚷嚷的声音越来越大,接着就有人把他的手拉了一下,大概是看戴没戴表。王合良没理他,枪就压在大腿下边,他心里想着:你们挤成堆了最好,我一次就能赚不少。他影影绰绰看见敌人坐在了一起,然后从大腿下把枪一抽就开了火,只听得敌人一阵乱嚷,一会儿又平静下来了,但他也很快昏迷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就听连长喊:“王小鬼,王小鬼,你还在么?”王合良恢复了点意识,说:“还在哩,连长你怎么样?”连长说:“我没什么关系,就是一只手只剩一点皮连着了。”又听到连长喊了一声:“赶紧把王小鬼送走……”
一个星期后,王合良苏醒过来。当人们问他:“你眼睛都瞎了难道不痛,为什么还要打?”他说:“参军,就是要打仗。我的那么多战友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是志愿军,我也是,要死,也要死在阵地上!”
(本文参见郭静文《死也要死在阵地上—根据王合良生前自述文字整理》,刊于中共三台县党史研究室网站,2013年2月16日。)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